![](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7/0725/e/20170725174724_2395.jpg)
装修建材市场常见瓷砖种类
以象州瓷砖市场为例,有抛光砖、玻化砖、抛釉砖、马赛克、微晶石、金刚石等瓷砖。不同特色的瓷砖当然有各自的最佳用途,对瓷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在装饰居室时做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35849_9024.jpg)
1、抛光砖:抛光砖就是通体砖经过打磨抛光后而成的砖。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抛光砖不耐污、花色单一,多用于大工程一般的家装已经很少使用了。另外玻化砖一般是指密度更高、硬度更高、吸水率更低的抛光砖。可以说玻化砖是抛光砖中的优等生。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简单的仿石、仿木纹理效果。适用范围除卫生间、厨房外,其余多数室内空间都可使用。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53043_4649.jpg)
2、釉面砖:抛釉指在砖面施以一种配方釉经抛光后形成的一种砖。一般来说,釉面砖比抛光砖色彩和图案丰富,同时起到防污的作用。但因为釉面砖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抛釉砖依光泽不同,又分为亚光和亮光两种。厨房应该选用亮光釉面砖,不宜用亚光釉面砖。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71805_0587.jpg)
3、通体大理石砖(抛釉砖)是大理石瓷砖的升级产品,大理石瓷砖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色泽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美观家居的要求,不过大理石瓷砖内部的结构和天然大理石相差很远,其坯体与表面不协调,装饰效果还是有所欠缺的。而通体大理石瓷砖就是为了追求将坯体色彩与纹理做到跟表面效果一致而产生的升级产品,通体大理石表里如一,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着色技术,使得瓷砖坯底和瓷砖表层,形成统一或者大概统一的颜色。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72051_0274.jpg)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72051_3712.jpg)
大理石瓷砖vs通体大理石瓷砖:传统的大理石瓷砖虽然美观,不过如果用它来装饰墙面的话,就需要经过倒角、磨边、拉槽等深加工,因此它在空间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釉面砖都不能用作踢脚板、波打线,或是一些特殊的边角修饰等,而通体大理石瓷砖因为表里如一,却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72840_9337.jpg)
4、金刚石瓷砖(抛釉砖):金刚石瓷砖具备高光亮,高平整度,高硬度、高耐磨度,花色新颖、零吸污等诸多优点。主要克服了抛光砖的花色单一和全抛釉砖的水波纹、龟背边、平整度不够、防污性能差、花色层次感不强等缺点;克服了微晶石怕划伤切使用受局限的缺陷。严格来说,金刚石属于全抛釉瓷砖的全面升级版本。![](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80710_2463.jpg)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80710_6213.jpg)
5、原石瓷抛砖:瓷抛砖号称全球新一代瓷砖,它属于釉面玻化砖,它的吸水率最低(≤0.01%),底胚全瓷玻化无论从立体渗花替代平面印花后的层次结构上,还是从新型瓷质面材替代透明抛光釉层后的耐磨性上,都进行了根本性创新与普通的抛釉砖、抛光砖不在一个等级上,总结一句话就是瓷抛砖好!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8/0610/e/20180610184733_1682.jpg)
6、微晶石:微晶石在行内称为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它是目前建筑陶瓷领域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它以晶莹剔透、雍容华贵、具有仿石纹理、色彩鲜明的层次、鬼斧神工的外观装饰效果,以及不受污染、易于清洗、内在优良的物化性能,另外还具有比石材更强的耐风化性。
比硬度:
抛光砖>抛釉砖>微晶石
也就是说抛光砖最耐磨,微晶石最软最不耐磨
比耐污:
微晶石>抛釉砖>抛光砖
玻璃当然耐污,抛光砖表层会有非常细小的肉眼不可见的小孔,所以时间长了光泽度没有另外两者好
比亮度:
微晶石>抛釉砖>抛光砖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7/0726/e/20170726020602_8822.jpg)